血栓性疾病:
血栓性疾病是一種起病隱匿、致死致殘率較高的疾??;無論是以動脈粥樣硬化為基礎的動脈系統血栓,還是以大手術作為常見誘因的經脈系統血栓,其發生率、致死率喝致殘率都在不斷增加。世界范圍的大數據顯示,每發生四個死亡病例,就有一個與血栓有關。
血栓性疾病可見于幾乎各個臨床科室,多種基礎疾病科引發血栓形成,例普通外科手術,骨科大手術,以及婦科手術,均是血栓的易發因素。
血栓性疾病病理過程涉及血管內皮、凝血和纖溶三大系統。已經證實:血栓錢狀態時,血管內皮,凝血和纖溶系統已發發生改變,TAT、PIC、TM、t-PAIC、FDP和D-Dimer是有限反應機體血管內皮、凝血和纖溶系統早期改變的有效指標,適用于各臨床學科血栓高危人群血栓早起診斷及血栓風險評估。
臨床意義:
項目 | 臨床意義 |
TAT | 凝血酶活化的指標,升高提示血液高凝狀態,輔助診斷DIC,檢測溶栓效果及血栓復發情況 |
PIC | 纖溶活化的指標,升高提示血栓形成,纖溶活化,輔助診斷DIC或pre-DIC及其他血栓性疾病,檢測溶栓效果 |
TM | 內皮損傷的指標,升高提示內皮系統受損,輔助診斷DIC,動脈粥樣硬化 |
t-PAIC | 內皮損傷及纖溶活化的指標,升高可提內皮損傷及纖溶活化,輔助診斷精奶血栓,心肌梗塞,判斷術后血管內皮系統修復程度,檢測溶栓效果 |
FDP | 纖溶產物,升高提示纖溶活化,輔助診斷原發性及繼發性纖溶相關疾病,腫瘤,妊高癥,肝臟疾病,檢測血栓性疾病進程 |
D-Dimer | 纖溶產物,升高提示血栓形成,輔助診斷繼發性纖溶相關疾病,鑒別原發性及繼發性纖溶,檢測溶栓效果及血栓復發 |
六項聯合應用,有助于DIC的早期診斷、治療和檢測;能早期提示術后血栓的發生;檢測抗凝治療和溶栓治療的效果;惡性腫瘤凝血的診斷、預防與治療監測。
應用科室:
檢驗科、ICU、血液腫瘤科、外科、心內科、呼吸科、骨科、婦科、急診科、輸血科、卒中中心、胸痛中心
產品參數:
檢查項目 | 英文簡稱 | 樣本類型 | 加樣量 | 線性范圍 |
凝血酶-抗凝血酶III復合物 | TAT | 血漿 | 10μL | 0.4-120 ng/mL |
纖溶酶-α2纖溶酶抑制劑復合物 | PIC | 血漿 | 10μL | 0.05-400 μg/mL |
血栓調節蛋白 | TM | 血漿 | 10μL | 1.0-200 TU/mL |
組織纖溶酶原激活物- 纖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劑-1復合物 | t-PAIC | 血漿 | 10μL | 1.0-100 ng/mL |
纖維蛋白(原)降解產物 | FDP | 血漿 | 10μL | 2.5-80 μg/mL |
D-二聚體 | D-Dimer | 全血、血漿 | 10μL | 0.25-20 μg/mL(FEU) |